“2021年,5G的普及、汽車行業的複蘇以及物聯網、數據中心、雲計算等產業的發展將推動半導體尤其是存儲器的需求增長,預計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會有8%以上的增幅。”在ASPENCORE 於3月18日舉辦的2021年中國IC領袖峰會上,芯天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王彬先生圍繞“機遇”“挑戰”“突破”等關鍵詞展開演講,分享了國產存儲芯片廠商發展的現狀與趨勢。
半導體市場格局
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呈現整體增長的趨勢:2013年市場規模達到3000億美金;2017年上升到4100億美金;2018年衝高到4700億美金;2019年由於存儲器價格大幅下挫,半導體市場規模降到4121億美金;2020年,在線教育、遠程辦公等業務受疫情影響快速發展,從而推動了數據中心業務增長,進而拉動了半導體市場5%左右的增長,規模達到4331億美金;2021年,5G普及,汽車行業複蘇,物聯網、數據中心、雲計算等產業的快速發展,將進一步推動半導體尤其存儲器的增長,預計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會有8%以上的增幅。
王彬先生表示,半導體市場規模可以從產品和區域兩個維度來剖析:
從產品端來看,半導體產品大致可分為四類-分立器件、光電器件、傳感器和集成電路。其中,集成電路約占半導體產品規模的80%。2020年,分立器件和光電器件的市場規模有所下降,傳感器和集成電路約增長了7個點。2021年,這四個品類都會有所提升,預期平均增幅為8%。
從銷售區域來看,半導體市場主要包括日本、歐洲、北美、亞太及其他地區。從規模占比來看,日本和歐洲地區旗鼓相當,份額均在8%左右,銷售金額為300-400億美金;北美地區占全球規模的21%,銷售金額為900-1000億美金;亞太及其他地區占全球61.8%的份額,銷售金額近2700億美金。其中中國地區占比最高,占全球35%的份額。
從去年全球各地半導體市場的增長率來看:日本地區略有增長;歐洲地區有所下降;北美地區增幅最快,達18%(主要原因是穀歌、Facebook、亞馬遜、微軟等公司在大數據、雲計算上的巨大投入推動了更多的存儲器需求);亞太區的增長率在4%左右。2021年,全球各地區的市場規模都會增長,其中增幅最大的將是北美和亞太地區。
中國半導體市場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,即使2019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下挫,也達到了12.5%的增幅,2020年的增幅為9.2%,2021年預計有兩位數的增幅。
而中國集成電路市場的增幅更大,2018-2020年,年均增幅超過10%。隨著5G、AIoT、新能源汽車、數據中心等在中國迅速發展,2021-2022年期間增幅預計將達15%以上。
2020年,中國集成電路銷售額為8000-9000億元人民幣,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存儲器,達到了31%,其次是邏輯芯片,為30%,微處理器和模擬芯片分別占據了23%、16%的份額。新興產業推動了更多的存儲器消耗,這是中國本土存儲器廠商的機遇。
代碼存儲器的機遇與挑戰
中國是目前規模最大、增速最快的半導體市場,約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的35%的體量。以IC設計為例,2020年中國IC設計產業的銷售額達到了3819億人民幣,相比2019年增長了23%,約占全球IC市場銷售額的13%。這意味著,我國IC設計產業正在蓬勃發展。另外,新冠疫情讓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發生了巨變。因中國政府防控疫情得當,很多產業的供應鏈都轉移到了中國,從而推動了我國數字化產業的發展,使中國半導體市場不斷擴大。
過去幾十年中國市場對半導體的需求在持續增長。2012-2013年,半導體器件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進口商品,政府也強烈意識到半導體產業會嚴重影響到國家的經濟命脈。因此在國家層麵,不斷地提升半導體產業的戰略地位。如2014年成立國家大基金一期,2019年成立國家大基金二期,2018年推出科創板,最近還把集成電路寫進“十四五”規劃……
對此,王彬先生也評論道:“整體來說,我們有規模最大、發展最快的市場,有國家政策支持,也有資金支持,這是時代的機遇。但也要認清時代困境,我們缺乏人才,缺乏先進技術包括材料、設備以及設計軟件等等,所以半導體還是一個需要全球協作的產業。”
這樣的時代背景下,代碼存儲器市場現狀如何?王彬先生主要從NOR Flash/SLC NAND Flash的供應側和需求側做了分析。
首先,關於NOR Flash需求側的變化。2006年,全球NOR Flash的市場規模達到了70億美金的高峰。但是,隨著智能手機逐步取代功能手機,市場對NOR Flash的需求直線下挫,直到2016年其規模低於20億美金。值得慶幸的是,2016-2017年IoT產業開始爆發,嵌入式產品不斷發展,NOR Flash的市場規模由跌轉升,預計2022年會達到40億美金。
其次,介紹一下代碼存儲器的具體應用。王彬先生以存量市場和增量市場的應用為例進行了說明。存量市場,包括機頂盒、PC BIOS及周邊、xPON、路由器及智能安防等,都麵臨升級換代的需求。如安防領域,從模擬安防轉向數字安防,再到AI安防。另外,在線教育、遠程辦公等新興需求的增長,也推動了細分產業的發展。增量市場,包括穿戴、AIoT、5G通信、汽車電子、智能家居、AR/VR等,這些產業加大了對代碼存儲的消耗。
對於供給側的變化,國際大廠正逐步退出或減產利基市場產品,2010年三星退出了NOR Flash市場,2016-2017年間,Micron關停8寸NOR晶圓廠,Cypress出售美國NOR工廠,2019年台灣NOR廠商專注服務汽車及工業電子而控製中小容量NOR的產出,2020年日韓大廠減產SLC NAND。國產代碼存儲器廠商的機遇來了。
不懼挑戰,芯天下尋求突破之路
“我們也要正視麵臨的挑戰——國內的IC設計公司以Fabless模式為主,而頭部友商主要是一些IDM廠,在晶圓產能相當緊張的當下,IDM模式在供應上具備優勢。”王彬先生坦言說,現在大量資金湧入半導體行業,導致行業有些躁動甚至過熱。一些對市場認識不深的玩家也“跳”進來,進一步加速了整個產業的無序競爭。此外,由於晶圓廠整體產能不足,NOR Flash & SLC NAND Flash的產能受到CIS及邏輯主控等芯片的擠壓,導致代碼存儲器的供應壓力及成本壓力不斷上升。此外,原材料上漲、封測產能吃緊等因素都給國產代碼存儲器廠商帶來了巨大挑戰。
那麼,芯天下是如何尋找突破之路的呢?
第一,堅持“誠信共贏,開放創新,堅持奮鬥,追求卓越”的公司核心價值觀,秉持開放、合作、共贏的理念,與產業鏈上下遊廠商積極合作。王彬先生強調說:“在當前的環境下,對於上遊的變化和訴求,我們表示理解也積極配合,因為我們知道隻有維持供求關係、保證終端客戶的供應安全,才能實現共贏。”
第二,專注服務增量市場。聚焦於觸控顯示、智能穿戴、物聯網、5G、智能安防等細分領域,提高效率、快速迭代相關產品,精準把握應用需求。針對市場持續加大研發投入,積極布局先進工藝節點,從技術上提高效率,“增加單片晶圓產出顆粒數”。通過不斷地創新,提高產品可靠性和穩定性,如芯天下推出超低功耗、超小封裝、支持105℃高溫的創新產品。
第三,引入全球頂尖的設計人才形成骨幹,招募重點院校的畢業生形成梯隊。多點布局,鼓勵多元、開放、合作、創新的文化氛圍。資金方麵,芯天下相繼獲得深創投,紅杉資本,國投等明星資本的融資,支撐公司在人才、技術、產品方麵的長期投入。同時芯天下也是業界為數不多的全員持股的半導體設計公司。
第四,在模式上做創新。使用數字化工具提升效率,聯合主控廠商做多應用,以此來擴大市場規模,並與本土晶圓製造廠及封測廠達成戰略聯盟,打造出高性價比的創新產品。
最後,王彬先生還介紹了芯天下正在使用的數字化工具——芯之家CRM軟件。該軟件針對半導體IC設計公司打造,涵蓋產品研發(IPD即集成產品開發流程)、供應鏈運營管理以及客戶關係管理的全業務流程。能從源頭精準定義產品,縮短設計周期,打通上下遊運營流程,並通過銷售漏鬥強化過程管理,從而提升企業整體效率,保障企業的可持續增長。